最近看到縣長臉書分別貼出幾篇貼文,大致是說截至7月26日止,苗栗累計接種12萬6,350人次,疫苗覆蓋率27.4%(18歲以上人口計),#並說早已達到中央要求的疫苗覆蓋率 25 %的目標。
 
可是,一查中央疫情統計表,苗栗縣疫苗覆蓋率至7月26日止怎麼才23.9%,不如縣長臉書所稱的已經達到25%的目標?
 
咦!哪裡怪怪的?
原來,人家計算方式是 #總人口的覆蓋率,但我們 #縣內公布的數字卻是以18歲以上計算,難怪有落差。
我認為也不是說不行公布用18歲以上計算的數字,#但應該更謹慎的呈現數據,要把兩個數據都補上,畢竟現實是,我們該面對的「真實疫苗覆蓋率」還是得面對啊!
(舉例:屏東縣府雖然會公布18歲以上計算的疫苗覆蓋率,但仍然會把總人口、18歲以上人口的計算都列上,讓民眾一目了然)
 
更何況,如果只是想用不同計算基礎下得到的數據,並宣稱已經達標,未能讓民眾正確理解、真實呈現,那也只是把疫苗施打當成滿足自己的工具。
 
而更令人擔心的是,如果依照中央的統計數字,截至26日為止縣內的疫苗覆蓋率仍是全台倒數第3,確實還有加把勁的空間!
--
我這邊常常聽到民眾會質疑縣府動作、執行很慢,我都希望縣府可以清楚的說明,告訴我們到底遇到什麼困難。
 
究竟是疫苗撥配量不夠?還是施打量能不足?我認為縣府有必要針對疫苗剩餘量與比率,能夠有階段式的公開說明,這也是負責任的縣府應當完成的功課。
 
在這波疫情中,縣府關於疫苗接種預約制、中大型接種站設置進度、相關市場快篩專案…等,經過多次提醒、監督,不能說是完全停滯不前,但確實還有進步空間,我認為是值得關注持續精進的。
 
最近,新聞常探討的主題都是疫苗覆蓋率、提升群體免疫問題。如果以國際疫苗覆蓋率趨勢觀察,至少要全人口達到60~65%都打疫苗,才可能有群體免疫效果。
 
在這個疫情時代,如果疫苗覆蓋率是與疫情共存的必要存在,那麼,我們都應該更誠實的面對現況數據、更有遠見的去籌劃接下來的方向。
 
但縣府該完成的作業、該向縣民報告的事情,不該用包裝後的數據成為脫逃之詞。